石知田出道以來便以演員的角色在演藝圈發展,但是私底下的他卻和螢幕前多變的樣子有些不同。觀察這位演員已經一段時間,我發現他除了表演外,私底下似乎是一位所謂的 “文青”。怎麼說呢?或許是因為他會彈奏吉他、會在社群媒體上透過文字分享自己的心情吧!
不出所料,這位30出頭的演員不只會演戲,更是一位文字創作者。他的首本散文集《石光乍現》記錄了他這段日子以來的心情,哪怕是一般人看似不足為奇的小事,在他心中都能引起心中的漣漪。
赤裸與內心
仔細研究石知田,會發現他累積了許許多多的作品,但是親自與他坐下來談他出道以來最印象深刻的作品是什麼?身為演員的他反而認為是這本散文集,因為它最貼近他的內心,也是他最赤裸呈現給觀眾的樣子。他說:「因為它比起影視作品來說又更赤裸。寫作這件事情我本身會做很多事情,很多選擇都是在自己身上,所以它跟其他作品相比又更貼近自己一些。」他繼續說:「我在寫作上並沒有特別設定一個角色,尤其這次的作品偏散文類別,其中寫了很多自己內心的想法。」
屬於自己的時間
平時將自己的一切都交給劇組工作人員,這一次要出一本書似乎得處理更多平時沒接觸過的事情。石知田認為這本《石光乍現》讓他做了許多選擇,也讓他跳脫出既有的框架。以書名為例,他採用了自己的姓氏作為開頭,原因是這272頁的內容是屬於他自己的時間。「書的名字本來不叫做《石光乍現》,我本來取的名字有點中二,但是大家有好好地跟我討論,他們認為我文字的風格不像我原本取的名字。經過幾番折騰後來,大家列了一些選項給我選才叫做這個名字。」
將時光乍現改成《石光乍現》,石知田認真的說:「把它改成石頭的石是因為我的姓氏。我覺得大家在這個世界都有一些時間感,但這些都是相對客觀的狀態。在主觀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時區。所以用石頭的石取代時光的時,可以強調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這件事。『石』那是一個屬於我自己的時間。」
選擇與被選擇
「我覺得出書這件事是很酷的!」石知田訪問時突然這麼說。這個剎那間,或許就跟他不喜歡被歸類的性格一樣。他舉了 Seth Godin 的《紫牛》為例,更提到其他作者如何看待打破框架這件事。「我不喜歡被歸類是不希望自己被既定的價值限制,因為我欣賞一些很酷的人,我覺得他們都是樹立一個標籤後再去打破那個標籤。就像是《紫牛》的作家 Seth Godin 曾說過『為什麼Bob Dylan 會變得那麼經典?那是因為他不斷在創造自己的可能性,他打破既有的刻板印象。』所以我覺得人不應該只活在一個框架裡面。」
撇除演員的身份,石知田以作家的身份回答關於寫作的意義。他認為社群媒體上的字和書本上的字仍有不一樣的重量。「我覺得把文字寫在社群媒體上與書本相比比較沒有那個重量。但當書要出的時候我卻有一點後悔,覺得為什麼『我要把自己的內部給大家看』有時候會覺得這是不是一個包袱?但不管怎麼寫、或被別人怎麼看,它始終是有被經過選擇性的,它不會全然的赤裸,只是讓我覺得比較裸露一點。」
人生追求的趣味
透過《石光乍現》這本書,我們看見了和以往不同的石知田。透過訪問,我們看見石知田親自揭露自己的不足,也坦承自己對於某些事情並不拿手。「預設讀者跟預設市場是我不擅長的事情,我去想的話反而會失去寫這本書的初衷。我覺得不如把我這類人當作目標市場。在我交出初稿的時候,我已經盡力做到最好的狀態了。如果這本書能觸動到其他人,對我來說就是一件感動的事。」
「不管大家看過後的感想是什麼,對我來說都是有趣的。因為那些觸動都是有意義的。」
距離上次和石知田坐下來好好聊他的作品已經超過一年,這段時間說長不長,說短卻也不是。這次和不同身份的他進行訪問,我才發現這位剛過而立之年的朋友沒看起來那麼嚴肅,反而是位有趣的人。「我在書裡面有寫『我們這一輩子都在心裡面蓋一座廟』任何信仰都沒關係,那些都是我們人生堆疊起來的。因為不管經歷過任何事情,最終的結果都會影響到我們看待這個世界。」
對石知田來說,他的FAITH 不只是人生的經歷,更是一個自我存在的意義。對他來說什麼是FAITH?他說:「信念吧!那是一個自我存在的意義。而且我的FAITH 會隨著狀態改變,我最近在追求的事情就是『有趣』我希望每一天都可以往有趣的方向進行,因為很多東西一但失去的趣味,就沒有意義了。」
PHOTOGRAPHY/ Lu Hsin Yen
STYLIST/ Duncan Ho
MUA/ Albee Hsieh
HAIR/ 哲立
GRAPHIC DESIGN/ Zen Yun Zon
EDITOR-IN-CHIEF/ Dylan TA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