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音樂在許多人心中就像披上一層薄紗般,好似了解卻又不清楚它為什麼具備受歡迎的條件。在台灣,電子音樂不敢說真的和LGBTQ+文化有著絕對的關聯,不過他們卻絕對撐得上有一定的緊密關係。這樣的聯繫反映了音樂在表達自我和推動社會接受性方面的力量,而且電子音樂常被視為一種慶祝多元性和包容性的方式,特別是在同志遊行和相關活動中,電子音樂提供了一個讓人們自由表達和團結的平台。這種文化與音樂的結合,為LGBTQ+社群提供了力量和可見性,進一步推動了社會對性別和性傾向多樣性的接受。
台灣電子音樂場的入門磚
從九零年代、千禧世代開始,台灣人認知的電子音樂從棍子舞、方塊步⋯⋯等歸類在「台客」舞類別的分類,漸漸地成為Z世代的前衛與時髦風格。在台北,想要體會與世界接軌的電子音樂,Pawnshop、Final和Grey Area 皆是與其接觸的好選擇。
Pawnshop 以其獨特的地下電子音樂和實驗音樂會聞名;在這個空間裡頭,Pawnshop提供了絕對隱密的空間,每一位進去的人都得將手機螢幕貼住,為的就是讓每位想自在跳舞的人能不受多餘的眼光干擾。其中,安檢嚴格的Pawnshop 更致力於「向毒品說不」的原則,讓每位單純想揮灑汗水和享受音樂的人能在安全的環境內度過自身與音樂最美好的時光。
Final 則以其前衛的音樂選擇和開放的空間設計吸引了眾多音樂愛好者,創辦人曾在受訪時說過:「⋯⋯Final 裡並沒有包廂的概念,因為我想要打破過往夜店那種因包廂而產生出的階級意識。」
Grey Area 則提供了一個更加親密和個人化的聆聽體驗,使參與者能夠更深入地探索電子音樂的各種可能;三層樓的設計,你在每一層樓皆能不受其他人干擾地進行舞動。
電子音樂:社會問題還是文化進步?
電子音樂在台灣被一些人視為社會問題,主要是因為它與夜生活和毒品使用的刻板印象。然而,這個觀點忽略了電子音樂作為文化表達和創新的重要性。電子音樂不僅是藝術形式的一部分,它也是科技和創意的交匯點;根據過往經歷,愈能接受不同聲音、擁抱不同生活方式,以及不帶有色眼光看待他人的人,幾乎都對電子音樂不排斥。
至於這個社會應該如何接受和整合這種看似小眾的文化,以促進更廣泛的文化和社會發展,則是另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刻板印象的產生與如何打破
Rave文化最初在1980年代的英國作為地下派對的形式出現,它不僅展現了電子舞曲音樂,還創造了一種獨特且包容的社交環境。這些活動強調自由表達、團結以及對音樂的熱愛,通常伴隨著DJ的推動和光影效果的輔助,營造出一種狂歡的氛圍。隨著時間的推移,Rave文化的擴散反映了人們對自由與逃離日常生活壓力的渴望,這在90年代達到了全球性的高峰。
然而,這個文化一開始常常因與毒品得使用而遭受公眾形象的負面影響,特別是與迷幻藥(Ecstasy)的最為大宗。這種關聯源於長時間、高強度的派對活動,部分舞客會使用來增強夜晚的體驗和耐力。這種現象進而引發大眾對電子音樂文化的安全擔憂。
然而,我們不能因為幾顆老鼠屎就壞了一鍋粥,為了更好地推廣 Rave文化中的正面元素與社會價值;台灣在這一塊嚴格遵守「向毒品說不」的原則。舉例來說:Pawnshop 在入口處的全面安檢便是最直得讚許的作為。
台灣的電子音樂雖然小眾,但是透過每一位熱愛音樂與舞動的人們而言,儘管自身力量在微薄,只要能盡一己之力便是對熱愛之物付出了熱情與努力。你還沒真正的瞭解電子音樂嗎?不妨讓自己在某個週末親臨現場,使自己的身心合一,完全享受靈魂與節奏的律動吧!
Comments